【碧水微澜】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——近日有感而发谈交友

碧水微澜 发表于 2019-10-20 04:50

第 1 页

本帖最后由 碧水微澜 于 2019-10-20 04:52 编辑

夫妻交友最早是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中产阶级中兴起的一种交友游戏。这个群体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学历、高收入,他们对婚姻产生了疲劳感,在不破坏家庭关系的前提下,找到了一种夫妻双方都能认可和接受的交友方式,基本形式是相互交换配偶,同时也衍生出一男多女、一女多男、多男多女等活动形式。

这种交友方式传入中国后,最早也是在中产阶层中进行的游戏。由于中产阶层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身份,他们在交友活动中相对比较谨慎,对交友对象的要求也相对较高,有自己的小圈子,一般也是中产阶层中的人,但是由于中产群体数量有限,交友范围较小和可选择的交友对象也相对较少。

最近几年在互联网的作用下,这种交友游戏也在社会底层迅速推广。难以抵御的诱惑力,脱离征信体系的隐秘身份,不便见光的交流方式,快餐化的活动形式等等原因,使得良莠不齐的各类人等鱼贯而入。这些人里面真心想交友的有之,光想好事找刺激的有之,变相卖淫的有之,偷拍视频牟利的有之(“秦先生”、“夯先生”案),“以红包养交友”(真实夫妻,以收红包的形式保证更好地玩交友)的也有之。总之,交友规则在不断地改变,双方的毁约成本越来越低,挑战法律底线的事情屡有发生。

最近我也在思考,我们交友的目的是什么?为了赚钱?不是。为了服务大众?绝大多数人没那么高的境界。我们的核心需求显然是满足自己(夫妻二人)的私欲。在人的社会属性下,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肯定是不行的,“达人达己”才能玩的更好,于是大家开始倡导分享精神,追求共享模式,通过相互欣赏、互通有无,实现相互满足。所以说,分享精神和共享模式,是夫妻交友活动的支撑理念,没有这个,谁也玩不起来。

交友需要双方坦诚相待,需要大家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建立信任关系。经过一定时间的沟通了解,有一定辨别能力的人,对对方的素质层次修养是有判断的。相比之下,“红包”并不是最好的筛选方式,实际上也起不到筛选作用。除去目的性的收红包行为,一些夫妻收红包可以说是一种从众心理和懒人思维,以这种方式建立交友关系,已然偏离了轨道,从当前形势看,可能还会越走越远。

最后还是想说一句: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
碧水微澜 发表于 2019-10-20 12:13

我的观点是曲高和寡还是其他什么原因,怎么没有共鸣呢?

给力喜 发表于 2019-10-21 11:14

小楼一夜 发表于 2019-10-22 07:13

诚然,你说的很对,这几天网络的发展,交流的便利化,门槛变低,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,也造成了良莠不齐的现象,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参与。
最好的状态,能有稍微固定的小圈子,不介入生活,偶尔活动,调剂人生